债券市场

手握20%自家政府债券的“央妈”们 退出宽松之际还笑得出来吗?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编辑:      2017-08-16

自2007年雷曼兄弟破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大中央银行均实施了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力图通过压低家庭和企业的借贷成本,重振全球经济。

时至今日,“央妈”们总计已持有自家政府债务的20%。随着过去十年中史无前例的宽松刺激措施步入尾声,如何缩减规模创历史记录的资产负债表,也成了接下来“央妈”们要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全球央行资产规模达危机前四倍多

根据IMF和央行公布的数据,参与实施量化宽松的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这六大央行持有的资产共计逾15万亿美元,是危机前水平的四倍还多。

在这当中,逾9万亿美元是各国自己的政府债券,占到了这些国家46万亿总负债规模的20%,也就是说这些国家政府的负债当中,每5美元就有1美元是欠着“央妈”的。

目前美联储的总资产规模为4.47万亿美元;而截止今年5月底,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换算为美元)已双双超过美联储。欧洲央行目前的总资产规模为4.9万亿美元,其中近2万亿美元是欧元区政府债券;日本央行目前的总资产规模为4.53万亿美元,其中85%是日本政府债券。



截止今年5月美(Fed)日(BOJ)欧(ECB)三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数次大幅扩张,特别是在二战期间曾经大举购入债券,以改善市场状况。然而过去十年中各国央行有组织地进行如此规模的资产购买,乃是前所未见。



美国资产负债表在经济陷入衰退(灰色区域)后大幅扩张

结束量化宽松?如何缩表是一道难题

最初资产购买计划只是作为暂时性的应激措施,现在却成了“央妈”们寻求货币政策正常化道路上的绊脚石。

央行购债计划对于全球市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各国主权债券收益率创历史新低,有些国债收益率甚至进入负利率区间。

低利率低波动率的市场环境,促使投资者四处寻觅高收益资产,导致大量热钱拥入新兴市场,垃圾债成为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佳的资产,而全球股指则屡创新高。

黑石集团的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Richard Turnill表示,“除去无法预见的危机事件,目前债券收益率已达到历史新低,债券牛市的35年长跑也告终结。”他预计,随着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持续进行,未来债券收益率将缓慢回升。

2013年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番正考虑削减资产购买的言论,曾一度引起“缩减恐慌” (Taper Tantrum),投资者从债市大量撤出资金,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吃一堑长一智的“央妈”们本次退出宽松的步伐,或将极为谨慎,步步为营。

本周三(8月16日)公布的美联储7月例会纪要,可能向投资者提供解读美联储货币政策风向的蛛丝马迹。美联储目前4.47万亿资产负债表当中,超过一半是美国国债,而由房利美、房地美等政府机构担保的住房按揭债券则占到另外40%。

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下周将在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全球央行年会上,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将会释放信号,暗示欧洲央行将逐步退出债券购买计划,受到市场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耶伦也有可能在年会上传递一些政策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