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
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财政赤字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广义货币M2增速呈下降趋势。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外汇储备转降为升,妥善应对“钱荒”等金融市场异常波动。
生态环境逐步好转,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GDP增长6.5%左右;
CPI涨幅3%左右;
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
财政政策:
今年赤字率拟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
财政赤字2.38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
今年全国财政支出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
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
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
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债券、期货市场发展。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
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国企改革:
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赋予更多自主权;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
去产能:
今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
金融监管:
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
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500亿元,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
房地产:
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投资:
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提高个税起征点: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
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向艰苦地区、特殊岗位倾斜。
支持优质企业上市:
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促进外商投资:
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落实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举措,继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网络提速降费:
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
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