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资讯

你住过地下室吗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编辑:      2018-06-04

今天,盘中,一个损友发来一个视频。说特别搞笑。(为啥是损友,盘中发无聊视频,能不损么)。


收盘我就点开看。


真的很好笑,笑完,好心酸。(就是下面这个视频,建议大家看完视频再来读文章。)



视频里说,来北京,才知道。原来地下室有四层。


我以前也不知道,几年前的一次聚会中我才知道的。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我的大学同学。


他是广西人。广西深山里的孩子。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基本也没有什么交集。一来他忙着自己的生计。(因为要赚学费生活费什么的)。二来我本来就是一个不擅长(甚至排斥)交朋友的性格。


我们都很少出现在班级集体活动里,但我们各自都在同学里面有一点点的传言,他是因为勤劳独立奋斗的励志印象,而我是从来不去上课,却能够不挂科的传奇形象。(其实这绝对是幸存者偏差的错觉,我们学院挂满25学分就要劝退,我精准的挂了24.5个学分,然后开始止跌反弹。)


大学期间他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开始理解什么叫公平,什么叫倒霉。


前面说了,他平时生计很忙,但是他对学习是非常刻苦坚持的。大学里有许多选修课,是为了凑够学分,并没有太大意义。这种课通常大多数人都常年不上的。


而他一节不落,从不缺席。但是,倒霉催的是,在交结课作业的时候,他登错了FTP服务器,导致作业没有交到。


刚好,那门选修课老师刚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第一年,对学生们常年不来上课非常不习惯和愤怒。因此,一气之下给他打了零分。


当时这件事情惊动了我们班主任,大家纷纷跑去解释说情,但是那个选修课老师执意要按照规则来,最后的结果就是:从来不曾逃课的他,意外承担了其他同学逃课的后果。


这个后果还挺严重,因为但是学校的保研规则是,不能有挂科。于是他就失去保研资格了。


你说命运诡吊也好,倒霉也罢,一件事情可能导致的后果,永远难以预期。小事可能铸成大错,大错事后可能云淡风轻。


这捉摸不透的因果关系,像不像我大A股的涨跌?


后来,他自己考研跨专业去了中科院。我们的联系就更少了。


之所以,我还一直关注他,是因为我很欣赏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与坚持。本科期间,他就到处游学。这个时代,浮躁的很,大多数人都在关心如何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而最需要担心生存压力的他,却从未被生计压迫自己的好奇。


我们都是普通(或者说穷困)人家出身的孩子,我们都在寻找出路。对于我,运气很好,很快找到了A股。很快就上了轨道。


而他,研究生毕业之后,生活对他的压迫才刚刚开始。


中科院研究生也算不错的学历了,当时某个科研单位给他OFFER,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于是他放弃了,一同失去的,是安稳的生活。因为毕业之后,他得搬出宿舍。同时,他又没有积蓄。


只能搬到学校旁边的地下室了。


为了便宜,他住在了地下室二层。他的邻居是附近小餐厅的服务员等等。


后来同学组了一个聚会,我们5个人在一家烧烤店喝起啤酒。


我当时问他,你会不会有一种,这么多年书白念的感觉。


我们当时喝的挺多,他说,哪里会白念,都是为了梦想。


很多年以后,我一直铭记他的回答,梦想。


我一直很喜欢北岛的一句诗: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想破碎的声音。


而我当时很自豪,我们也在饮酒,杯子也碰到一起,我们的梦想并没有碎,经得起撞击。


喝多了,我们就开始胡乱说话,讲过去,讲现在。


我对他住地下室的体验很好奇。因为我相信,有趣的人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虽然,艰苦是一样的)


他说,他其实很喜欢他的那间屋子,比以前的宿舍好。因为宿舍四个人,而那间屋子就一个人,虽然是在地下室二层。


而且平时隔壁情侣经常吵架,他可以根据不同口音和吵架内容,区分他的邻居们的地域配对,职业配对,以及家长里短。


但是有一次他的内心悸动了。


有一次晚上10点多,突然一个女孩不停敲他的门,疯狂的踢打,往门里咒骂。


她应该是敲错门了。


我这位同学意犹未尽的说:那一刻,多么希望,她没敲错门,她就是来找我吵架的。


坚守归坚守,我其实挺担忧他的。说实话,我并不对他的坚守抱有什么希望。就像当时,我并不对我的股市生涯有什么希望一样。


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在去哪。


我们还在坚持,一来是因为惯性,二来是因为隐隐的坚持。(那个只有喝醉酒之后才能大大方方说出来的词吧。)


倒霉的人也会走运,就像一直被板砸还在打板的人,总会打到芝麻开门板。


那次聚会的半年之后,他收到了常春藤之一的达特茅斯的全额奖学金。


嚯,可算出来了。


给他送别,我们组织了去慕田峪长城爬山,喝了几斤牛二。醉眼朦胧中,我们不约而同的对他表达唯一的期许,就是,锻炼身体,多睡洋妞,切勿软脚,壮我国威。


现在,身边接触的多是生活美满的中产阶级。我很少会去探听对方的出身,但大多数人都是继承家业继承阶层的城市原生人。


他们大多数从小就是如此,城市,汽车,读重点大学,海外留学,去投行,去四大,去BAT。


有一天,觉得自己被掏空了,重新回去读书充电,申请的也是什么哈佛,哥伦比亚,最不济也是什么五道口。仿佛一切本来就是这样,仿佛一切所得都没有那么艰难。


我也很少会想起十几年前,我那个哥们遭遇不公平和倒霉的时刻,我也不知道,我这个哥们会不会想起十几年前住地下室二层那个一个女孩哐哐敲他门的寂寞夜晚。


但我依然隐隐的记着,乡下孩子去城里获得一点机会的艰难。哪有那么容易呀,如何能够谈笑风生与释怀。


就像有一天,一个家里做地产的孩子约我吃饭,他入市1年,股灾的时候赔了4千万,席间,他一直在讲:你们玩儿股票,玩儿打板,听起来很牛逼啊,带我一起玩吧。


我回答不上。因为我深深知道,我从来就没有玩过股票。怎么能玩呢?我哪里玩得起啊。孩子。


我是在做交易。如履薄冰。


说回我那哥们。


这厮果然一去不复返。前两天在朋友圈晒他买下的小农场,大HOUSE。人生算是有惊无险的逆袭了。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北京,北京的地下室,坚持可能没有用,但只能坚持啊。人家回头有背景,我们回头只有背影。还能怎么办。


网友评论